美国富人财富密码:如何增值,却不交税?
- CPA国际税角
- Jul 26, 2021
- 6 min read
Updated: Mar 1, 2024
版权声明:本文系原创,版权归属©CPA Worldwide Tax Service PC(中文名:美国环球国际会计师事务所,WeChat ID:CPAWorldwide)。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、复制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,侵权必究。

就像科幻小说《北京折叠》中描绘的割裂世界一样,疫情时代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突显贫富差距的两极化。

2021年6月8日,美国新闻网站ProPublica发布报告,揭示了前25位最富有的美国人,尽管他们的财富在不断增加,但实际所得税税率却远低于普通人:
普通人:
近年来,美国家庭的中位数年收入约为$70,000,缴纳的联邦税为14%;
对于收入超过$628,300的美国夫妻来说,目前的最高所得税税率为37%。
富豪:
从2014年到2018年这5年间,福布斯统计的美国最富裕的25人的财富总额增长了4010亿美元,共支付了136亿美元的联邦收入税,实际税率仅为3.4%。
例如:
忙着造火箭,“上天”刚打完卡的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,在2006年到2018年间,财富增加了1270 亿美元,但他只报告了65亿美元的收入总额,实际税率仅为 1.1%;
股神巴菲特的财富在 2014 年至 2018 年间增加了243 亿美元,缴纳的税款为2370 万美元,实际税率仅为0.1%,即他每增加100美元的财富,实际税率却低于10美分。
数据分析更是显示:
到2018年底,这25名富豪的市值为1.1万亿美元;相当于1430万普通美国工薪阶层的总和;
2018年,前25名富豪共缴纳个人联邦税19亿美元;而上述同等体量的普通美国工薪阶层,却要缴纳高达1430 亿美元的个人税!
同样都是人,差距咋这么大呢?
追本溯源,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:
收入来源不同
美国普通家庭收入中,绝大多数来自于“主动收入”(Earned Income),例如:工资W-2、1099自雇收入等,需要按个人所得税征税;
超级富豪们的财富主要来自“被动收入”(Passive Income)(如:股息、资本利得等),不用交FICA,有特殊税率优惠等。
拥有的资产不同
美国普通家庭一般拥有1-2栋房子,1-2部车子,还有少量的股票;
富豪们则通常拥有一家或几家公司,以及少量的不动产。
那么,亿万富豪是如何做到:
不领薪水,却能让财富不断增值?
享受奢华生活,却又不用交税呢?
答案是:“买,借,死”。

美国税法将“收入”定义为“来自‘实现收益’(Realized gain or Proceeds)”,且当“‘实现收益’被确认(Recognized)”时才需交税,因此:
工资会被征税;
现金红利需交税;
出售资产的利得需交税。
但如果纳税人没有出售任何东西,就无需确认收益;没有产生收入,就不用交税。
被称为“所得税之父”的国会议员Cordell Hull曾对此提出质疑,并预言“避税”将变得普遍。
他说,该决定:
允许实业家建立一家公司,并以股票为抵押借款来支付生活费用。
任何人都可以“以公司股票的价值为生”,“无需出售,当然也无需缴纳税款”。
一语成谶。
美国的亿万富豪们利用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避税策略,有效地避开了美国的税务系统。
借此,他们不再煞费苦心地跨境避税或非法逃税,完全可以常规合法地避税。

(一)买
富豪们的“第一桶金”通常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:
通过投资积累财富,例如:股神巴菲特;
建立公司,并把公司做大做强,例如:特斯拉的马斯克、亚马逊的贝索斯;
继承遗产,例如:沃尔玛家族继承人。
他们的共同点是:
长期持有公司股份,不套现:因为有20%的资本利得税,同时,出售股票可能会削弱其对公司的控制权;
尽量减少工资收入:因为工资所得税最高可达37%。一般象征性地拿1美元的工资。例如:乔布斯在90年代回到苹果公司时,只拿了1美元的薪水,之后,Facebook的扎克伯格、甲骨文的埃里森、谷歌的佩奇都效仿了这种做法。
减少派发股息,例如:谷歌、Facebook、亚马逊、特斯拉等公司都不支付股息。

(二)贷款
由于贷款必须偿还,美国税务局并不将他们视为收入。
向银行贷款,通常需要抵押品,而富人恰恰拥有丰富的抵押品:
股票和不动产。
疫情大流行期间,不断上涨的股票价值和触底的低利率,更是让富人以“低息”和“免税”的双重优惠,享受了贷款带来的多重利好:
贷款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现金流,用以维持他们奢华的生活方式;
在不降低公司持股比例的前提下,将大量资金用于再投资,以提高他们的投资收益;
在税表中,贷款利息和其它投资收入相抵消,将应纳税额降到最低,甚至不用交税。

“宇宙网红”马斯克深谙此道:
他不从公司领取工资,除非在激励期权到期的时候才行使期权,否则不轻易套现股票。
2020年,特斯拉报告称,马斯克已抵押了约9200万股股票作为个人贷款的抵押品。
截至2021年6月,这些股票估值已高达577亿美元。
投资者可以借鉴富豪“以钱生钱”的思维方式:“借钱”而不是出售股票。
但是,常言道:“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。”
借钱投资是把双刃剑,用得好可以实现财富增值和避税双丰收;
用不好则将遭到反噬,爆仓血亏。

例如:
2021年3月26日,韩裔对冲基金经理Bill Hwang管理的高杠杆基金Archegos Capital出现史诗级爆仓,创下“人类史上最大单日亏损”纪录。
由于使用了5-6倍的高杠杆,又恰逢疫情大流行期间,Archegos重仓的多只科技股和成长股接连遭遇板块轮动、增发新股等事件,股价暴跌,无钱追加保证金,导致超过800亿美元头寸被清算,其个人的150亿美元资产也瞬间蒸发。

(三)死
对富人来说,“死亡”是一种税收优惠:
继承人可能免征或少交“资本利得税”
只要富豪生前不出售股票,则股票增值部分不用缴税;
富豪去世后,他们的继承人可以申请:调整继承股票的“成本基数”(Cost Basis)。
借由“成本基数”的提高,可能可以免去富豪继承人动辄数十亿美元的“资本利得税”。
规避高达40%的遗产税
通常,在美国居民死亡时,美国税务局以最高“40%”的联邦税率,对其全球资产的总市值征收遗产税。
本来这给了政府最后一次机会,可以从最富有的美国人的巨额财产中分一杯羹。
然而,富人见招拆招,聘请专业团队进行遗产规划,规避掉了近一半的遗产价值。
例如:
通过成立慈善基金会,既能在有生之年享受大量的慈善税收减免,又可以在他们去世时绕过高额的遗产税。
结果是,富豪的巨额财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,完好无损地代代相传。

拜登新政下,美国重新正视对富人增税的大众呼声,拟将针对富人的资本利得税税率从目前的20%,提高近一倍至39.6%。
有的民主党议员甚至提议对已实现(Realized Gain)但未确认(Unrecognized Gain)的资本收益征税,即:对未套现但已经升值的部分征税。
但是,“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”
一些欧洲国家,包括西班牙、瑞士和法国,有征收小规模财富税。
近期,法国却放弃了该税种:
因为很难对资产进行估值,尤其是私营公司和财产,所以它们管理起来很复杂。
知易行难,任重道远。
看来,在税务立法上,想薅富人的羊毛,注定是一条艰难而又漫长的道路。

更多“炒美股省税攻略”系列文章,请点击以下链接前往阅读:
免责声明:本内容所包含的信息以及所表达的观点仅供参考,不应解释为投资、财务、税收或法律建议。
© 2021 CPA Worldwide Tax Service P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
如果您有更多问题,请联系:
陈谢平注册会计师、税务师/Xieping (Oliver) Chen CPA、EA
(深耕中美等国际税务16年,擅长跨国、跨州税。)
邮箱:olivercpaea@gmail.com;
微信号:CPAWorldwide;
美国电话:+1 (602)515-6588;
中文网址:www.cpaworldwidetax.net;
英文网址:www.cpaworldwidetax.com;
微信公众号:搜索“美国环球国际会计师事务所”;
办公地址:
2045 N. Dobson Rd Ste#1, Chandler, AZ 85224

Comments